当AI遇上研学,会给孩子们的探索之旅插上怎样的翅膀?
4月2日,在中国(重庆)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“职梦空间”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(以下简称“职梦空间”),380名来自巴南区昕晖小学校的学生们带着好奇与期待开启了AI研学之旅。八个班级分组同步体验了多项前沿科技项目,每个区域都洋溢着孩子们兴奋的讨论声和惊叹声。
在机器人互动体验项目中,服务机器人们正在展示它的“绝活”——它们不仅能流畅对话,还能随着音乐跳出酷炫的机械舞。一位同学尝试着发出指令:“来段街舞!”当机器人真的随着节拍舞动起来时,周围立即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。智能制造实训中心里,同学们在带队老师的解说下,近距离观察着自动化生产线,“这些机械臂真精细,跟艺术品一样。”大家纷纷感叹道。
最热闹的要数无人设备体验项目。在卡丁车驾驶区,孩子们轮流驾驶着卡丁车,感受速度与激情的结合;在无人机体验区,孩子们操作着无人机完成各种特技飞行;机器狗灵活且略带滑稽的表演,更是引来阵阵欢笑。六年级的刘博文同学兴奋地说:“这些高科技比我想象的还要酷!”
“朋克机器人制作”体验项目更是将本次研学的体验感拉满。指导老师仅是向同学们展示精美的朋克机器人模型,就立即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。工作台前,孩子们小心翼翼地拼装着各种零件,有的在打磨齿轮的边缘,有的在用螺丝刀固定机械臂的连接处。“看!我的机器人组装好了!”随着此起彼伏的惊叹声,一个个充满朋克风格的机器人陆续完成。六年级的杨俊逸同学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:“每个零件都是我亲手组装的,这种感觉太棒了!”
活动临近尾声时,同学们仍意犹未尽。学校的老师们纷纷感慨道:“今天孩子们展现出的专注力和创造力令人惊喜,这种实践体验确实比课堂讲授更有感染力。”
教育部印发的《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》中,明确鼓励各地各校将人工智能教育纳入课后服务项目和研学实践。本次研学活动,正是“职梦空间”贯彻落实《通知》的一次生动实践。
据了解,“职梦空间”依托中国(重庆)职业技能公共实训基地,聚焦职业+科技+技能,以培养青少年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,通过技能实操、科技探索、职业体验、VR/AR等方式,提升学员职业认知能力、实践动手能力、科学探索能力、技艺感知能力,助力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、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。相关负责人表示,“职梦空间”今后将常态化开展各类科技研学活动,通过沉浸式体验激发青少年的创新潜能,为培养未来科技人才播下希望的种子。“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,也许今天的某个小小体验,就会成为明日重大发明的灵感源泉。”(资讯)
文/图 傅宸
编辑:吴磊 责编:吴磊 审核:赵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