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界地中海贫血日丨这种血液病不是普通贫血,3000万携带者如何阻断遗传链?

来源:     作者:渝讯网     人气:     发布时间:2025-05-08    
2025-05-08 13:35:37 来源:健康人报

5月8日是第32个“世界地中海贫血日”,主题为“防控‘地贫’,携手同行”。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产前诊断中心主治医师潘颜说,地中海贫血(简称“地贫”)属于一种“可防难治”的遗传性血液疾病,不同于普通的贫血。如果能在孕前或产前就清楚了解自己的遗传背景,并且在产前做好“地贫”筛查和诊断,就能有效地把下一代患重型“地贫”的几率降至最低。

“地贫”不同于普通贫血

潘颜介绍,地中海贫血,是一组单基因遗传性慢性溶血性疾病,以α和β“地贫”较为常见。其是由于红细胞血红蛋白的珠蛋白肽链基因缺失或突变,导致珠蛋白肽链的合成抑制、失衡,继而引起无效造血和溶血性贫血。

“这种贫血不同于人们平时常说的贫血。”潘颜指出,贫血包括营养性贫血、感染性贫血、药物性贫血、肿瘤性贫血和肾性贫血等,最常见的有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和地中海贫血。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即人们常说的贫血,是由于人体内没有足够的铁元素,可能是从食物中摄取不足,也可能因失血导致铁丢失过多,使用铁剂或经常摄入含铁量较高的食物,可以纠正此类贫血。

但“地贫”却完全不同,它是一种因基因缺失或突变导致的遗传性贫血,目前尚无药物和成熟的基因治疗方法。

不同病情患者表现不一

据了解,“地贫”主要见于地中海沿岸国家及东南亚各国。我国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重庆等地多见,长江以南各省区有散发病例,北方少见。“地贫”根据病情严重程度,分为轻型、中间型、重型。目前,我国约有中间型和重型“地贫”患者30万,“地贫”基因携带者3000万。

轻型患者没有明显症状或症状轻微,不会对生活造成大的困扰,无需特殊治疗。若未经检查,该类人群并不知道自己是“地贫”基因携带者。

中间型“地贫”包括中间型α和β“地贫”,临床表现差异很大。大多数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贫血、头晕目眩、疲乏无力、肝脾肿大以及轻度黄疸,重者需要定期输血和排铁治疗。

重型α“地贫”患者常于怀孕中期发病,表现为胎儿全身水肿、心脏畸形、体腔积液,胎盘巨大而水肿,多于怀孕晚期死于宫内。重型β“地贫”,胎儿多于出生后3至6个月开始发病,表现为进行性溶血性贫血,血色素可低至2g/dl-4g/dl,肝脾肿大、脸色萎黄、苍白无力。大部分患者需要终生依靠输血维持生命,部分患者可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。“由于重型‘地贫’患者极易发生各种并发症,多于青少年期死亡,将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。”潘颜说。

“地贫”产前诊断时机要注意

“‘地贫’虽然难治,但可防,目前常采取三级预防策略。”潘颜指出,一级预防,即通过婚前孕前优生检查,如血常规和血红蛋白电泳分析等,及早发现夫妇双方“地贫”基因携带情况,制订孕育计划,预防“地贫”发生。二级预防,即实施产前诊断和遗传咨询,明确胎儿“地贫”基因类型,避免重型“地贫”儿出生。三级预防,即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,促进确诊“地贫”患儿早诊早治。

“地贫”的产前诊断一般最早在孕11周~13周+6天时,可以通过绒毛活检确诊“地贫”基因型。错过了这个时间,需要等到孕17周以后,抽羊水查胎儿“地贫”基因类型;孕26周以后,可以通过羊水或脐带血穿刺查胎儿“地贫”基因。 

如果产前筛查发现孕妇为“地贫”基因携带者后,其配偶也需要前来接受检查。如果查出双方为同类型“地贫”基因携带者,则要为孕妇腹中的胎儿进行产前基因诊断。如果基因诊断发现胎儿患有重型“地贫”,孕妇及家属可以选择终止妊娠;如果是正常或轻型“地贫”儿,则可以继续妊娠。由此可见,产前检查非常重要,且越早越好。

指导医生

(资讯)

(文/向娇)

原标题:世界地中海贫血日丨这种血液病不是普通贫血,3000万携带者如何阻断遗传链?

编辑:周晋羽    责编:王峻     审核:王广江

打赏

感谢您的支持,我会继续努力的!

扫码打赏,你说多少就多少

打开支付宝扫一扫,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

责任编辑:渝讯网